跳到主要內容

職場智慧:適時拒絕是優秀員工的必修課

  • 合作靠互惠

    能力越強,責任越重的職場現實
    人才培育不應只是挑選表現優秀者承擔更多任務,而是要兼顧工作分配與長期發展。優秀的員工會成為主管眼中的首選人才,每當有重要專案或緊急任務需要處理時,主管總是會第一個想到那些表現出色、執行力強的同事。這種信任看似是對能力的肯定,卻也可能成為職涯發展的雙面刃。當工作任務如雪花般飛來,優秀員工常常發現自己陷入了工作量超載的困境。

    一個職場悲劇的啟示
    曾經有位才能出眾的年輕同事,在離開公司後轉為自由工作者,過著自在的生活。當他回憶起離職的原因時,卻將那段經歷形容為「不堪回首的往事」。當時的他工作繁忙到完全無法喘息,但主管依然持續分派新的任務給他,讓他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身心狀況每況愈下,最終只能選擇辭職來從痛苦的處境裡解脫。

    這個案例令人深思:為什麼一位能力優秀的員工,會在工作中感受到如此巨大的痛苦?而身為主管的一方,為何沒有察覺到優秀人才已經超出負荷極限?更重要的是,這位員工為什麼不敢在適當時機說出「不」字?

    事實上,這位同事坦承,他之所以不敢拒絕主管的要求,是因為害怕得罪上司,擔心拒絕會在主管心中留下負面印象,進而影響未來的職場發展。這種心理讓他選擇默默承受所有工作壓力,直到無法承載而選擇離職。這不僅是個人的損失,更是企業失去優秀人才的雙輸局面。

    學會拒絕的勇氣與智慧
    許多優秀員工都曾經歷過類似的掙扎。當主管持續派發任務時,我們往往將此視為對個人能力的認可與信任,因此即使已經感受到工作壓力,仍然勉強自己接受每一項指派。這種「來者不拒」的工作態度,雖然展現了積極負責的精神,卻可能讓自己陷入過度勞累的困境。

    然而,真正的職場智慧在於學會適時表達自己的限制與困難。當工作量已經達到臨界點時,勇敢地向主管說明現況,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工作品質的保障。事實上,當我們鼓起勇氣向主管說明手頭工作過多,可能無法兼顧新任務的品質時,多數理性的主管不僅不會生氣,反而會表達理解與歉意。

    從員工到主管的角色轉換洞察
    當我們從員工的角色轉換為主管時,往往能更深刻地理解這種職場動態。身為主管,對於團隊中每個成員的能力與特質都有清楚的掌握。在分派任務時,自然會優先考慮那些執行力強、可靠度高的員工。這種選擇並非出於偏見,而是基於對工作成果的考量。

    主管之所以持續將任務分派給能幹的員工,除了對其能力的信任外,有時也帶有測試的目的。他們想要了解這些優秀員工的工作極限在哪裡,以便更好地調配人力資源。因此,當員工適時表達自己的困難時,理性的主管通常會立即調整策略,而不會因此對員工產生負面印象。

    建立健康的職場邊界
    學會說「不」並不意味著消極怠工或推卸責任,而是建立健康職場邊界的重要技能。優秀的員工應該明白,適時拒絕超出能力範圍的要求,實際上是對工作品質的負責態度。與其勉強接受所有任務而導致品質下降,不如誠實評估自己的能力,確保每項工作都能達到應有的標準。

    這種職場智慧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與調整。當我們發現工作量已經接近極限時,應該主動與主管溝通,說明現況並提出合理的建議。這種坦誠的溝通不僅能夠解決當下的問題,更能夠建立起互信互重的工作關係。

    結語:智慧職場人的必修課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職場中,學會適時說「不」已經成為優秀員工的必修課。這不僅是保護自己身心健康的重要技能,更是展現專業素養與職場智慧的表現。當我們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能力極限,並且勇敢地與主管進行溝通時,往往能夠獲得更多的尊重與理解。

    記住,真正的職場成功不在於盲目接受所有要求,而在於明智地選擇適合的挑戰,並且在合理的範圍內發揮最大的價值。只有建立起健康的職場邊界,我們才能在職涯道路上走得更長遠、更穩健。

     

     

     

    》更多相關文章

    《 文章參考:2025-7-20 作者要勇敢說「不」!何飛鵬:拒絕老闆的要求,才是最正確的做法│udn 》

    打卡超時就算加班?人資主管必知的「出勤推定」防範策略

    打卡超時就算加班?人資主管必知的「出勤推定」防範策略

    勞動事件法第38條的核心在於「出勤紀錄推定」機制。根據此法條,只要勞工能提出打卡紀錄證明超時工作,法院就會直接推定這是經過雇主同意的加班行為。這個推定的威力在於,它將原本由勞工承擔的舉證責任轉移到雇主身上。換句話說,企業必須提出充分證據證明那些超時並非工作時間…

    主管是否該直言下屬績效不足?張忠謀談「坦誠回饋」精神

    主管是否該直言下屬績效不足?張忠謀談「坦誠回饋」精神

    張忠謀在談論企業管理時首先強調,考績制度原本是為了達到激勵員工與塑造人才而設計的管理工具,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很少有企業能夠成功運用這套制度達到預期效果。這種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大多數企業將重點放在考績評分的技術層面,卻忽略了更為重要的「人才塑造」功能。…

    追蹤進度卻不引起下屬抗拒?奧美主管分享2溝通策略

    追蹤進度卻不引起下屬抗拒?奧美主管分享2溝通策略

    主管在追蹤工作進度時,上下雙方的共同目標都是為了「順利完成工作任務」。因此,比較理想的管理方式應該是主管引導團隊成員主動說明工作現況,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確保專案能夠按照既定時程順利達成目標。
    當主管需要關心同事的工作進度時,關鍵在於如何提出恰當的問題…


    焦點訊息
  • 人事管理
  • 法令規章
  • 名家專欄
  • HR系統比較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性別平等工作法第13條第2項─公司該怎麼做才算「採行避免申訴人受性騷擾情形再度發生之措施」?

Designed by Freepik 一、前言&修法 性別平等工作法在今(113)年3月8日新法上路,其中第13條第2項明文規範雇主於接獲性騷擾申訴時,應採行「避免申訴人受性騷擾情形再度發生之措施」,而其中具體措施為何,尚有未明。本文即係從過往2個法院判決案例來討論,雇主應該要做到怎樣的隔離程度,方該當法條或法院實務的要求。   二、《案例一》臺灣高等法院108年度上字第1126號民事判決(無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一)案件事實:甲申訴人於○○○○醫院擔任院洗腎室之護理師,於103年10月9日上午10時30分許在B醫院洗腎室執行職務時,遭洗腎病患林○○之子乙○○,碰觸大腿,甲於當日午後向其所屬洗腎室直屬主管反應;嗣後甲於洗腎室D區整理機器時,乙○○因得知其母遭更換護理師,又對甲大聲咆哮:「送我都不要」,後遭法院認屬公然侮辱之行為。 (二)法院判決對於此案件指出 (1)○○○○醫院並未對乙○○之性騷擾行為予以糾正或告誡,且林○○改由張○○照顧一事,亦未事先告知乙○○更換護理師及其原因,並因此致發生公然侮辱事件。 (2)○○○○醫院雖請張○○(甲之同事)與甲兩人交換區域,而張○○與甲只願意交換林○○一床,但就算甲與張○○亦確實交換負責區域,然乙○○在系爭公然侮辱事件發生時,洗腎室A、B、C、D、E五個區全部都是開放空間,乙○○仍與甲在同一空間,乙○○對甲為系爭公然侮辱事件之辱罵言語仍會發生。因此,○○○○醫院未對乙○○之行為予以糾正或告誡,亦未對甲被騷擾之受害予以補救,難謂已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三)顯見法院要求事發後受害者之雇主必須對被申訴人予以糾正或告誡,並告以進行相關調整之原因;同時確實將雙方安排於不同空間,甚至讓雙方在職場環境中可能動線均無接觸機會,以確實達到隔離之目的。否則事後發生衍生爭議,即可能認為雇主無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三、《案例二》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11年度訴更一字第73號行政判決: (一)案件事實: 申訴人由雇主派駐於加盟主翁君負責之店面擔任銷售員,於107年3月間(下稱前申訴)、108年4月間(下稱後申訴)先後就翁君藉故一再邀約,以及藉按摩之名為不當肢體接觸等性騷擾行為,向雇主提出申訴。 (二)前申訴部分(無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1.法院判決針對於前申訴指出: (1)雇主雖有提議將受害者...

人力資源管理團隊的巨大挑戰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將人力資源管理轉型作為首要的工作目標,人力資源部門需要轉變成一個戰略支持部門,既要在人才的選、用、育、留方面制訂適合企業發展的戰略,同時還需要高質量地完成日常人力資源管理服務。在此大背景下,人力資源部門承擔著支持企業短期目標和長期戰略發展的重要角色,這將是人力資源管理團隊的巨大挑戰。 面對新形勢下的人力資源轉型和變革,飛騰雲端 (SCS)  充分理解企業人力資源運營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因此為企業人力資源需求提供全面的一站式 HRP 服務,透過 HR 共用服務入口網站  (HR Shared Portal) 實現 HR 新運營模式( HR Operating Model ),為企業實現一個快速應變、簡潔高效的人力資源部門,從而支持企業在快速變化中取得競爭優勢,這是飛騰雲端系統 SCS 打造全新共用服務平台的目標和願景。 飛騰雲端 SCS HR 共用服務入口網站基於微軟的平台搭配雲端服務系統來建設雲端人力資源管理平台,可為客戶提供標準、低成本資訊化解決方案,通過移動終端、手機、短信和其他社交媒體管道服務於企業和員工。 SCS  共用服務入口網站具有如下優勢: 飛騰雲端 SCS HR 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人力資源共用服務,在實現 HR 全業務流程自動化的同時,專業的服務團隊為客戶員工和人力資源管理者提供從入職到離職整個週期的服務,包括標准化的入離職和員工變化流程、薪資服務、檔案管理、合同管理、資源管理、數據管理,員工留言板等。同時整合飛騰雲端 SCS HRM 系統現有的保險模塊等傳統功能,為企業管理提供便利。 通過雲端 HR 系統( SaaS )和  Internet  技術的應用,為企業提供多種 HR 資訊化解決方案,有效地降低實施成本,服務成本和運營成本。 基於 HRP 的人力資源商業智慧功能,提供主管支援決策的數據分析,實時地進行人力資源流程的監督及持續改善,飛騰雲端 SCS HR 共用服務流程結合人力資源管理最佳實踐和合規保障,提升效率,降低風險,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保駕護航。 整合 HR 員工入口網站、電子流程、電子表單等工具,為員工和管理人員提供人性化的表單與流程自定義服務,解決員工在人力資源服務之外的其他需求﹔保証員工、經理、人力資源專家、公司管理階層可以更快捷透過規範化流程與表單互相溝通,對人力資源服務以及各項管理...

特休怎麼算?週年制VS曆年制優缺點一次看懂

Image by drobotdean  on Freepik 勞基法規定,勞工在同一家公司服務滿一定年資,可享有特休天數權利,但雇主可以選擇以「週年制」或「曆年制」方式給特休。兩種制度的特休天數有何不同?選擇哪種制度計算公式較簡單呢? 週年制VS曆年制: 週年制 特休天數計算方式:從員工「到職日」開始計算年資,當滿一定年資時(半年、1年、2年…等),就可享有法令規定的特休天數權益。 請休期限:從符合請領日當天到隔年年度到職日。 舉例說明 假設一位新人在2022年7月1日到職,到2022年12月31日年資滿半年,且2023年1月1日仍在職,則享有3天特休假權利,她可以從2023年1月1日開始請這3天特休,並在2023年6月30日前請畢。 接著到2023年6月30日年資滿一年,則可在2023年7月1日開始請7天特別休假,並在2024年6月30日前請畢。 曆年制 特休天數計算方式:雇主和員工約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作為固定計算區間,再按照員工年資比例換算特休天數。 請休期限:從當年1月1日起到隔年12月31日止。 舉例說明 同樣假設一位新人在2022年7月1日到職,到2022年12月31日年資滿半年,因此2023年1月1日起有3天特休假;再來到2023年7月1日年資滿一年,若以週年制來看應有7天特休假,但實際計算下來只有3.5天特休【7天X6個月÷12個月】,也就是2023年7月1日起有3.5天特休。因此總加起來,新人在2023年全年間共有6.5天特別休假【3天+3.5天=6.5天】可請。 從這邊您可能會發現,採用週年制和曆年制計算的特休天數差了3.5天,這是因為曆年制的算法將少了3.5天的特休於後續遞延。 優缺點: 週年制優缺點 優點:特休天數不需換算年資比例,可直接對照法規特休天數、爭議較少。 缺點:雇主、人資必須記得每位員工的到職日,個別提醒未休完特休天數。 曆年制優缺點 優點:雇主為了方便管理員工休假而統一規定。 缺點:年底時必須統一按比例計算剩餘特休日,計算上較複雜,有小數點或容易算錯少給假等問題。 未休完特休如何計算? 特別休假和一般請假不同,沒有休完的特休可以折現,一般請假則不行。員工主動離職或雇主因任何原因和員工終止契約時,都必須將未休完的特休天數折算薪水。而曆年制企業,則要統一回歸到週年制的方式來折算特休天數。 法令沒有特別規定雇主必須以週年制或...